|
售價:210
|
一直以來我都很相信PRISCILLA推荐的東西。金融業者不能說的理財詭計:高層自白 如果這些投資商品能賺,銀行、券商自己早就買光了。理財、保險、年金,他們悄悄這麼做。也有些網路上部落客的評價也值得我們參考.雅虎購物、momo購物及博客來是我比較常去逛的EC網購平台,常常有優惠商品可撿便宜。下面是整理過的資料;有金融業者不能說的理財詭計:高層自白 如果這些投資商品能賺,銀行、券商自己早就買光了。理財、保險、年金,他們悄悄這麼做。與其他類似值得參考的商品清單.因為我自己也想要了解金融業者不能說的理財詭計:高層自白 如果這些投資商品能賺,銀行、券商自己早就買光了。理財、保險、年金,他們悄悄這麼做。,所以到處尋找資訊做功課.
|
|
下面是整理過的資料;有金融業者不能說的理財詭計:高層自白 如果這些投資商品能賺,銀行、券商自己早就買光了。理財、保險、年金,他們悄悄這麼做。與其他類似值得參考的商品清單.EVE也請我幫忙收集該商品資料!最近有些網友在問金融業者不能說的理財詭計:高層自白 如果這些投資商品能賺,銀行、券商自己早就買光了。理財、保險、年金,他們悄悄這麼做。要去哪裡買最便宜呢?網友也都知道在定價和網路售價會有一定的差距,google找一下有些人再熱烈討論金融業者不能說的理財詭計:高層自白 如果這些投資商品能賺,銀行、券商自己早就買光了。理財、保險、年金,他們悄悄這麼做。.
|
詳細資料ISBN:9789869531399 叢書系列:BIZ 規格:平裝 / 240頁 / 25K正 / 14.8 X 21 X 1.2 CM / 普通級 / 單色印刷 / 初版 出版地:台灣 內容簡介 ◎銀行一定說過:獲利「保證優於定存」?這話保證騙人。 ◎買基金?手續費高於 0.3% 就是剝削,哪家銀行曾經算給你看? ◎你每個月繳的保險費中,平均 44% 其實是多繳的。(有四種人根本不必買保險) ◎出國玩(香港就行),撥空去外國銀行坐坐,理財賺千萬的商品在裡頭。 本書兩位作者坂下仁和宮大元,原本是日本三大銀行的銀行家及保險公司高層, 工作過程中他們發現, 壽險業,總是利用「你對未來的不安」來吸金, 銀行,更利用民眾對銀行的信任感,在手續費上狠狠剝削。 銀行、證券商推銷的、99%的投資商品,並非讓我們更有錢,而是 讓理專「榨取你的手續費」! ◎為什麼香港人月薪低,卻比日本人富有?因為他們投資不會找「銀行」! .政府包庇銀行── 銀行和保險公司將國民存入的儲蓄化為資本,買了大量國債,國家當然得保護。 結果銀行不思創新,只代理國外理財商品,賺手續費。 國外穩賺 6% 的理財商品,銀行扣了手續費之後,報酬率根本抵不過通貨膨脹。 於是,民眾的理財只剩下賭漲跌,要不就是把錢存在銀行,成為理專的獵物。 .有三種分散投資,銀行從來不講,是哪三種? 行員告訴你的分散投資,其實是購買數種手續費昂貴的金融商品! 只要低手續費,做到種類分散、貨幣分散、時間分散,投資安全就可提升。 .有錢人絕對不買投資信託品和投資型保單!為什麼? 問題出在手續費!因為推薦給你的金融商品,有的手續費高、獲利表現差。 國外引進的金融商品經過修改和人事費用等,到你手上時價格已經很貴。 ◎金融機構從不買自家經銷的投資商品,所以你該買什麼? .沒空鑽研就買大盤指數型基金,看好產業前景,就買該產業的ETF! 股票就要長期持有才穩健?但公司破產的可能性也會提高,危險度出乎意料! 買ETF較安心,連日本的央行也有買,可透過手續費低廉的網路證券商投資大盤! .按月分紅?其實你領的是自己的本金。 「存戶頭也幾乎沒利息,要不要轉成投資信託?」當心,許多銀髮族因此受騙! 按月分紅型的投資信託商品,股息一旦按月支付,就無法運用複利來利滾利。 而且,你領的其實不是股息,只是以支付紅利的方式耗盡本金。 .信託費超過 0.3% 的投資信託商品,不能買! 不僅要挑手續費低廉,如果投資組合中信託費過高的話,就會吃掉複利的效果。 要注意購買的投資組合,因為可能都是信託費高昂的商品,超過 0.3% 就別買! .FINTECH正在改變金融業,以後可在國內買到海外的優質理財商品,省卻中間剝削。 現在,你應該自己上網買ETF、REIT,手續費很低。 或者,趁出國旅遊時,去國外銀行詢問其他商品如「包管帳戶」。 日本銀行的包管帳戶詭計很多(台灣……),作者搭飛機去香港、菲律賓買,值得。 ◎存下投資本金或副業基金,從謹慎買保險開始。 .當心,壽險在吸你的血汗錢,而且往往理賠時才發現不夠用。 壽險公司計算壽險,都是依據你能繳付的金額,而不是發生意外時需要多少錢。 結果,往往發生理賠金不夠或是太多(代表你平常繳太多錢了)的情況。 還有,有四種人根本不需要買保險?你是其中一種嗎? .領回相同給付的保險,美國只要日本五分之一價錢,香港只要日本一半。 (編者按:台灣要花香港三倍價錢才能買到相同年金給付額的保險。) 99%的投資工具,都是你虧損、理專賺錢,為什麼? 因為銀行和保險想的都是他們的業績目標,根本不在乎你的獲利, 想創造不用上班就有錢的「被動收入」,理財、保險、年金,他們悄悄這麼做。名人推薦 陳唯泰/仲英財富管理顧問有限公司投資長 市場先生/《商業周刊》財富網專欄作家 雷浩斯/價值投資部落客 |
詳細商品說明
|
資料來源:博客來
bb01dq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留言列表